1,山西介休好玩地

介休出名的就是绵山,去看看,挺好

山西介休好玩地

2,十一晋中旅游的地方有哪些

如果大家不知道这个十一要去哪里旅游,不如就来晋中吧!晋中的景色典型的秋景,层林尽染,秋景特色显著,而且这里文化深远,更是给这大家一种静谧的感觉,那么具体的游玩攻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介休绵山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寒食节则是缅怀在绵山被焚的介子推,因而绵山又叫介山,是清明节的发源地。绵山亦为木屐的发源地,据说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将未烬之木制成木屐穿在脚上,低头时便能看到介子推,以志不忘故人,叹曰:“悲呼,足下”,“足下”之称也是始于此。门票:110元/人地址: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绵山风景名胜区灵石红崖峡谷红崖峡谷景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马和乡,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景区之一。红崖峡谷山高峰险,人迹罕至,动植物种类丰富,奇花异草、四时交替,珍禽异兽、遍布山间,素有“山西绿宝石、天然大氧吧”之美誉,是华北地区所有景区中唯一拥有峡谷、森林、高山草甸及多样性气象景观的原生态旅游胜地。门票:72元/人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马和乡小柏沟村榆次乌金山森林公园乌金山海拔较高,最高可达近1500米。所以山底和山顶气候温差较大。在炎热的盛夏,山下酷热难耐,山上却凉风习习。因此这里有“清凉胜境”之美称。景区四季景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气候凉爽湿润,空气清新宜人,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覆盖,郁郁葱葱,实为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门票:80元/位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榆社云竹湖云竹湖广阔多姿的湖面既可为游湖、泛舟水上观光游乐提供广阔场所,亦为垂钓、休闲、开展各种水上运动提供所需各种空间。湖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祥寺、崇圣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福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悟云山景区。连接和辐射左权、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红色”旅游和晋中晋商文化旅游。门票:免费地址:榆社县云竹镇左权紫金山人们都知“泰山日出”、“海上日出”,殊不知紫金山日出真是又一奇观。试想背后为巍巍太行群山,眼前乃茫茫华北平原。日出之时天上千变万化,地上也就色彩斑斓,况且平原、山地景致自然大不相同,因此造就更丰富于泰山及海上日出的景观。清晨站立紫金山巅东望,百里之内无遮拦,万千景观收眼底。千山万壑中之山缝间,溪流中,洞穴内,甚至山坡草丛中,树林空地上,水气蒸腾,犹如千万条神龙吐雾。浓雾翻滚升腾,山下看为云,山巅望为雾,随着太阳光照不同,风向各异,云海变幻无穷,甚至还会出现“白虹贯日”,“彩虹凌空”诸多景观。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芹泉镇东山村昔阳龙岩大峡谷龙岩大峡谷旅游区具有优美的山水风光,丰富的物种赋存,多样的植被覆盖,优越的避暑气候,鲜明的地域文化和宝贵的历史遗迹。在龙岩河的吴家岩2.5公里河段和苇地湾1.5公里河段(均为直线距离),水流下切侵蚀,河谷发育成典型的砂岩深切曲流峡谷景观。碧水清潭与水面上的红色石英砂岩崖壁相互映衬,形成丹崖曲峡、碧潭弯流的醉人景观。地址:山西省昔阳县东南部孔氏乡境内注:具体门票价格以景区公示为准。相信这些景点是足够大家的游玩的,那么小编就在这里祝大家旅游愉快啊!

十一晋中旅游的地方有哪些

3,红色之旅有哪些地方

上饶集中营
我也不知道,我也在查,但是似乎有一个( )旧址

红色之旅有哪些地方

4,介休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

介休旅游景点主要有以下这些地方:一、绵山景区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寒食节则是缅怀在绵山被焚的介子推,因而绵山又叫介山,是清明节的发源地。李姑岩为绵山的著名景点,相传唐贞观15年,长昭公主随唐太宗礼佛,见古木荫翳,岩壑幽深,遂在此地修行。李姑岩主殿保有李姑的唐代彩塑,十分珍贵。李姑岩香火鼎盛,据说十分灵验。朱家凹是朱元璋父亲的闭关修行之地,传说每逢星月皎洁的夜晚,他就祈求儿女出人头地大富大贵,之后朱元璋果真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建于三国时期的抱腹岩可容纳二百余间殿宇及两千余游人,堪称天下第一岩。北魏高僧昙鸾即在此修持,抱腹寺随之成为净土宗祖庭之一。绵山亦为木屐的发源地。据说介子推死后,晋文公将未烬之木制成木屐穿在脚上,低头时便能看到介子推,以志不忘故人,叹曰:“悲呼,足下”,“足下”之称也是始于此。当然,建筑面积达三万多平米的大罗宫建筑群,更是天下第一观,值得一游。绵山千百年来游客络绎不绝,享誉中外,绝非其他名山可以比拟。二、张壁古堡张壁古堡众所周知,在我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拥有着很多低调的旅游大省,比如山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拥有着五台山、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一系列的知名景点,而且还拥有着一处名气略逊于平遥古城,但人流量不相上下的景区。而这处景区正是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的张壁古堡。虽然说这里的名气,无法与平遥古城相比,但是它却拥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而且地理位置还非常的优越。也正是因此,所以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选择前往当地,毕竟在这里拥有着很多文物古迹,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着"中国星象第一村的称号"。据说张壁古堡建于隋末,最早是用于屯兵,以后才逐渐在堡中建起了民宅。最后形成村落,当始于金代,繁盛于明清。称其为千年古堡,毫不过分。至今,城堡内外仍一派古朴,民居宅院多保持了明清建筑,山西风格,虽不及苏州民宅之精巧秀美,却彰显山西晋商崇儒治家之文化传承。而诸多寺庙观宇并茂,也表现了这个小小村落对多种宗教信仰的兼容。令人称奇的是,古堡地下挖建了近万米的地道,纵横贯通于全堡下面,立体交叉,容量极大。地道内设施完善,既有马厩、粮仓,通气、通水,可供藏兵;又有监视、指挥、袭击、传令、陷阱、闸门等等构造,便于出击,显然有明确的军事用途。当你来到这里时,便会看到这一座颇具规模的军事堡垒,在这里一共有7条纵横交错的幽静古巷以及3座戏台。平时人们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选择在这里观看表演,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去当地那知名的古地道中看看。三、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介休市三贤大道汾河大桥以南、108国道以北区域,南北两岸各长2.4公里,南起胜利桥北汾河橡胶坝,北至森林公园西门,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其中水面450亩)。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山西省林业厅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集体评审和公示,介休市汾河湿地公园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湖内蓄滞汾河河水、雨水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的中水,蓄水达70万立方米。举目四望,胜似江南。公园以山水、植被、建筑为主题,形成了主入口、湖心岛、清明园、福寿山、木栈道、湿地植物等景观、景点。公园内种植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地被植物等160种。树木层峦叠嶂,层林尽染,湖光山色,流水潺潺,百花争艳,五彩斑斓。公园的景观建设在形式上将城市的文化融入其中,以现代的建设手法,展示了介休历史和文明。清明园是园中园,以彰显清明文化为主旨,以体现介休清明寒食文化为主线,石刻、凉亭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黑白相间的月亮门,原生态的茅草屋让游人在观光游览的同时,感受到了介休灿烂的文化。

5,山西介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除了绵山

`下梁村的水库``绝对的风景秀美``没话说`高度推荐``
0000hhh

6,山西介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如题 谢谢了

介休之行的第一站,是顺城关正街东端的袄神楼,也就是当地人所称的玄神楼。袄神楼位于三结义庙内,建筑年代较晚,为清代作品,结义庙建筑规模也不大,目前仅存一楼一殿。但是,这座袄神楼却是我国古代楼阁式建筑中的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并称山西三大名楼。袄神楼平面呈“凸”字型,高25米,深20米,设计奇巧,气势宏伟壮观,它既是三结义庙的山门,也是酬神的戏楼,同时还是一座过街楼,顺城关正街就从楼下穿过。如今,袄神楼不再做为山门与戏楼使用,但过街楼的功能仍然保留,行人车辆熙熙攘攘,行来穿梭于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 介休之行的第二站,是庙底街的后土庙,这里同时也是介休市博物馆所在地。后土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为祭祀后土神而建造的一座道教庙宇。后土庙最主要的建筑是三清楼,前有抱厦,后有戏楼,十分宏伟,与袄神楼有相通之处。后土庙最杰出的艺术成就是其琉璃工艺,走入后土庙的同时也就走进了一座琉璃艺术的博物馆,其精湛的工艺、逼真的形象、历久不衰的色泽令人叹为观止。 介休之行的重点是市区东南15公里龙凤乡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背靠绵山,面对平原,依坡建于黄土塬上,是一座集军事、民用功能于一体的千年古堡,其主要特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正如一位专家的题词: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 张壁古城堡呈长方形,东西374 米,南北244 米,城堡周长1300米,堡墙为版筑夯实,高约五到七米,大多构筑或重修于唐代到明清时期。 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城门,北堡门为砖砌,筑有瓮城,瓮城城门面向正东偏北开设,与北堡门构成了两道堡门。两道堡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既是遵循古代军事防御的原则,同时又寓有风水不外流之意,并使瓮城城门指向800 米外的一座小山丘“照壁”和“照壁”上的象征北斗七星的七棵槐树。 北堡门为张壁古堡的正门,但目前因为交通方面的原因,游客基本都从南堡门进入。南堡门为石砌,堡门上有一座石雕龙头,象征龙首;门外有九条红石铺路,象征龙须;进入城堡,是一条连接南北两个堡门的交通主干道,这条长约三百米的街道以石板铺地,象征龙身;清朝年间,堡中居民出于谐调风水和兴盛文运的考虑,由堡外花费人力财力运入石材,将街道中央的青石板挖起,铺设了三列平行的红色长石条,一直从南堡门延伸到北堡门,它象征着龙脊。 沿着龙脊前行,街道两边整齐地排列着古朴的店铺门面和民居。张壁村的刘老师向我介绍说,张壁古堡在兴盛时也曾商贾云集,成为物资交流的中转地,当年街道两侧,大多都是各类商行和车马店。 张壁古堡虽然面积只有一万二千平方米,但却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态,有军事防御的瓮城,有小巧的钟楼和鼓楼,有完善的城市给水系统——堡内有多达六眼的水井,有公共活动场所和政治文化中心——瓮城边的戏台,有宗教活动场所,这些特征,使得张壁古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村堡,而更象是一座小城。 张壁古堡还保留着我国多数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遗存的“里坊”,各个“里坊”巷门、门楼配备得当,若关门落锁,可谓堡中有堡。 城市街巷组织上,张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干道与东边三巷、西面四巷构成“丁”字结构。东三巷为靳家巷、大东巷、小东巷,西四巷为西场巷、贾家巷、王家巷、户家园。西四巷建筑错落递次,街巷格局严整,过去多为富户居住,门楣考究,砖、木、石雕精美,保存完好的民居目前主要集中于户家园与贾家巷的嘉会堂。刘老师告诉我,这些富户的后代,大多已经迁出张壁古堡,他们的祖屋也被封闭,无缘参观。 张壁古堡同时也是一座军事城堡,除了军事地道和城墙以外,地面上还残留着其它军事遗迹。例如,西场巷原来就是军队操练的校场,而户家园,则是平民的集中居住地,户家园地势较低,巷口上方建有过街天桥,天桥与北堡门城墙相连,上过兵,下过民,避免了军民杂居时士卒对平民的骚扰。 古堡内的建设规划无一不反映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顺应风水的思想。张壁古堡为子坐午向,南高北低,有悖于古代城市选址“子午”坐城须北高南低的规律,因而在北堡门上建了两座庙宇,一为“真武庙”,一为“二郎庙”,庙顶标高超过南堡门,以使北高南低。由于绵山的地势高陡,“冲”气足,所以又在南堡门外建造了关帝庙,以遮挡来自绵山的“煞气”。 最令人称奇的是,小小一个张壁古堡,竟然建有唐代以来的近十座寺庙宫观,宗教及其它古建筑密度之高,极为罕见。古堡内目前保留的古代宗教、民俗建筑主要有:真武殿、二郎庙、空王佛行宫、兴隆寺、地藏王菩萨殿、吕祖阁、三大士殿、可汗祠等等。 空王佛,俗名田志超,成佛于绵山云峰寺,被尊为绵山山主。张壁古堡距绵山不到十公里,这里出现他的行宫也就不足为奇了。大殿内的主塑像为空王佛,佛体贴金,背光华丽,山墙上绘有田志超成佛的壁画。空王佛行宫与毗邻的真武庙大殿上顶端,均有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华丽精美。在大殿廊下立有两座稀世罕见的琉璃碑,碑之通体为琉璃烧制,孔雀蓝底,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分别记述田志超成佛的过程和空王佛行宫修建缘起。据说,这两座碑是我国目前绝无仅有的琉璃碑,堪称琉璃艺术世界中的奇葩。有人说介休是我国琉璃艺术建筑的宝库,这两块碑无疑又是一个例证。 北瓮城城墙上,还建有一座二郎庙。在古堡南门外,还建有一座弥补风水的关帝庙。关帝庙东院内原来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文革期间,观音像被毁,人们在观音像后发现一夹壁墙,内藏有一尊高约一米的泥塑像,似佛非佛,似道非道,从服饰和冠戴看,象是宋代以前的官员。后来人们又从泥像腿部的破损处发现这是一尊浇铸的实芯铁像,表面加以泥塑。有关考古专家看后,认为这种铁像加泥塑的制像法从未见过。至于为什么要如此制像,塑像为什么佛、道、儒三教集于一身,为什么藏于夹壁墙内,则无人能够解释。 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O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游绵山可从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绵山山麓的兴地村,参观第一景点回銮寺古刹。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唐太宗有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原在东山柴谷之间,后遭流寇所毁,唐僖宗时迁到现址,敕名“兴国寺”。现见大殿脊檩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题记”,后明、清重修,现存建筑为元明清三代遗物。主建筑有山门、过殿、大殿,两侧对称布局。殿阔五间,用减柱造,结构简洁。存元明清历代石碑17通,记录着寺院的兴衰。院内古松、龙槐、杉楸等树木葱茏,形似伞盖,给古刹增添了勃勃生机。 离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龙头寺后,沿山腰间小路曲折而行入绵山腹地。沿途两山对峙,怪石嶙峋,风景绝佳。前有乳房似的石峰,答薛茸结,泉水垂滴于下面石池中,水质清凉透明,沁人心脾,这就是“峰乳泉”,俗称“母奶头”。过栈道到小须弥、中岩寺,可见白云洞内涌出云团,变幻莫测,令人惊叹。复行2.5公里,过“鹿桥”、“兔桥”,再攀 127级石阶便是绵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犹如两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后在岩中建寺,称抱佛寺,即云峰寺,有殿宇20余间,为初唐遗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龛内。登高处眺望,远处莽莽苍苍,群峰拥翠,延续不绝。而岩前面临深谷,两侧山峰相望,烟寺相依,给人以启迪。 以抱佛岩为中心,向东行百米有铁索岭,铁索从崖顶垂下,可攀援而上到达山巅,上有银空洞、竹林寺、铁瓦寺、摩斯塔等景点;朝西北下行 5公里有李姑岩,相传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炼处;沿南下石级到断岩边,下云梯可到棋盘洞,洞内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题刻。贺知章有题记百余字,盛赞了绵山的奇险,引游人瞩目。 绵山的景观很多,又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 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 绵山,山古水活,古迹众多,又有大量的古老传说,以其鲜明的个性跨身于我国名山之列。今日绵山,正在恢复其原来的魅力。“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定会给游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7,介休有什么景点

绵山 张壁古堡 还有很多 价格也不贵 欢迎来
我知道的有绵山、张壁古堡、张壁古陶市、洪山源神庙、北坛公园、玄神楼、后土庙、虹霁寺、秦柏岭

8,介休有哪些风景名胜

绵山,张壁古堡(地道艺术),后土庙(琉璃艺术)。后土庙,绵山,张壁古堡,秦柏岭 绵山
介休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o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唐太宗有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原在东山柴谷之间,后遭流寇所毁,唐僖宗时迁到现址,敕名“兴国寺”。现见大殿脊檩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题记”,后明、清重修,现存建筑为元明清三代遗物。主建筑有山门、过殿、大殿,两侧对称布局。殿阔五间,用减柱造,结构简洁。存元明清历代石碑17通,记录着寺院的兴衰。院内古松、龙槐、杉楸等树木葱茏,形似伞盖,给古刹增添了勃勃生机。  离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龙头寺后,沿山腰间小路曲折而行入绵山腹地。沿途两山对峙,怪石嶙峋,风景绝佳。前有乳房似的石峰,答薛茸结,泉水垂滴于下面石池中,水质清凉透明,沁人心脾,这就是“峰乳泉”,俗称“母奶头”。过栈道到小须弥、中岩寺,可见白云洞内涌出云团,变幻莫测,令人惊叹。复行2.5公里,过“鹿桥”、“兔桥”,再攀127级石阶便是绵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犹如两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后在岩中建寺,称抱佛寺,即云峰寺,有殿宇20余间,为初唐遗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龛内。登高处眺望,远处莽莽苍苍,群峰拥翠,延续不绝。而岩前面临深谷,两侧山峰相望,烟寺相依,给人以启迪。  以抱佛岩为中心,向东行百米有铁索岭,铁索从崖顶垂下,可攀援而上到达山巅,上有银空洞、竹林寺、铁瓦寺、摩斯塔等景点;朝西北下行5公里有李姑岩,相传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炼处;沿南下石级到断岩边,下云梯可到棋盘洞,洞内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题刻。贺知章有题记百余字,盛赞了绵山的奇险,引游人瞩目。绵山的景观很多,又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  绵山,山古水活,古迹众多,又有大量的古老传说,以其鲜明的个性跨身于我国名山之列。今日绵山,正在恢复其原来的魅力。“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定会给游人留下永恒的记忆。特色朝山访古贤、求仙拜神佛、登岭赏松柏、看悬泉柏龙、望神灯挂铃、观云海彩霞、览奇岩穿峡谷、品佛道介子文化、听涛玩水钻瀑布、行栈道踏云梯爬铁索、住悬崖挂壁宾馆,欣赏主要景点艺术团的表演及专场晚会。 交通从太原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换乘直达介休的汽车(每半小时发一趟车),两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介休火车站,有绵山风景区旅游专车往返接站,直达山顶景区。
绵山,张壁古堡,后土庙
绵山
绵山,张壁古堡,洪山源神池等。

9,介休旅游景点有哪些

介休除了绵山,还有张壁古堡和秦柏岭风景区,后土庙也行,洪山源神水少了,又被引用大不如前。
我是介休人,上过七八次绵山。近年来景物逐渐完善增多,很有看头。绵山分后山和前山两部分,其中后山以自然景物为主,前山以人文景观为主。最好的游览顺序是先做车到后山,再走到前山。后山路途中的各种景物让人心旷神怡,其中以到达最后的水帘洞最佳,前山的云峰寺别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是当地人求佛拜神的主要地点。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游绵山可从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绵山山麓的兴地村,参观第一景点回銮寺古刹。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唐太宗有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原在东山柴谷之间,后遭流寇所...我是介休人,上过七八次绵山。近年来景物逐渐完善增多,很有看头。绵山分后山和前山两部分,其中后山以自然景物为主,前山以人文景观为主。最好的游览顺序是先做车到后山,再走到前山。后山路途中的各种景物让人心旷神怡,其中以到达最后的水帘洞最佳,前山的云峰寺别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是当地人求佛拜神的主要地点。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游绵山可从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绵山山麓的兴地村,参观第一景点回銮寺古刹。 回銮寺是由于唐太宗欲登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唐太宗有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据寺内碑刻记载,寺原在东山柴谷之间,后遭流寇所毁,唐僖宗时迁到现址,敕名“兴国寺”。现见大殿脊檩下有“大元国至大元年(1308)重建的题记”,后明、清重修,现存建筑为元明清三代遗物。主建筑有山门、过殿、大殿,两侧对称布局。殿阔五间,用减柱造,结构简洁。存元明清历代石碑17通,记录着寺院的兴衰。院内古松、龙槐、杉楸等树木葱茏,形似伞盖,给古刹增添了勃勃生机。 离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龙头寺后,沿山腰间小路曲折而行入绵山腹地。沿途两山对峙,怪石嶙峋,风景绝佳。前有乳房似的石峰,答薛茸结,泉水垂滴于下面石池中,水质清凉透明,沁人心脾,这就是“峰乳泉”,俗称“母奶头”。过栈道到小须弥、中岩寺,可见白云洞内涌出云团,变幻莫测,令人惊叹。复行2.5公里,过“鹿桥”、“兔桥”,再攀 127级石阶便是绵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犹如两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后在岩中建寺,称抱佛寺,即云峰寺,有殿宇20余间,为初唐遗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龛内。登高处眺望,远处莽莽苍苍,群峰拥翠,延续不绝。而岩前面临深谷,两侧山峰相望,烟寺相依,给人以启迪。 以抱佛岩为中心,向东行百米有铁索岭,铁索从崖顶垂下,可攀援而上到达山巅,上有银空洞、竹林寺、铁瓦寺、摩斯塔等景点;朝西北下行 5公里有李姑岩,相传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炼处;沿南下石级到断岩边,下云梯可到棋盘洞,洞内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题刻。贺知章有题记百余字,盛赞了绵山的奇险,引游人瞩目。 绵山的景观很多,又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 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 绵山,山古水活,古迹众多,又有大量的古老传说,以其鲜明的个性跨身于我国名山之列。今日绵山,正在恢复其原来的魅力。“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定会给你留下永恒的记忆希望你玩儿好
张壁古堡
绵山风景区绵山位于介休城南10千米处,又称介山,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从臣介子推“功不言禄”偕母隐居并殉难之地,介休因此而得名。绵山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山间溪流终年不断。绵山风景区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和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绵山最高海拔2566米,相对高度13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约40平方千米。2013年9月,经国家旅游局评定批准,介休绵山风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晋中市首个获此殊荣的风景区。张壁古堡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绵山北麓的龙凤镇张壁村。古堡随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三面临沟,背靠绵山,地势险要。东西长374米,南北长244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东距平遥古城四十公里,西至灵石王家大院、南到绵山风景区、北至介休市区均为10公里。堡内现存有可罕庙、空王佛行祠、三大士殿、二郎庙、真武庙、关帝庙等十数处庙堂古建筑和数十座具有晋中山地民居特色的明清宅院。张壁古堡先后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特色景观名镇名村”等四项桂冠,张壁古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世人高度关注。介休祆神楼祆(xiān)神楼位于介休顺城关大街东端,是一个三重檐歇山顶转顶结构的古代建筑物,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上惟一保存的一处祆教建筑。祆神楼是原祆神庙的组成部分,楼因庙而得名,是一座门楼、乐楼与过街楼相接合的楼阁式建筑。祆神楼位居庙前,既是山门,又是点缀街心的过街楼。平面呈“凸”字形,凸出的部分为过街楼,高二层,中设平座,上施重檐。楼较宽的部分下层为山门,上层为乐楼。祆神楼的装饰中有许多传统庙宇建筑中根本看不到的图案,如猛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等,而这些恰恰是祆教的神兽。介休后土庙介休后土庙,是一处道教庙宇,位于介休市西北隅,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北向南,南北长11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3547平方米。庙前有影壁,壁心镶嵌着琉璃麒麟图案。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过殿、献殿、三清楼、后殿。三清楼与献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后殿两侧为左右朵殿,共计9座殿宇。东西两座配殿内,现存1000多尊高1.2米的道教人物彩塑,均为明代彩塑之上品。塑像内容主要是道教中被尊为四御的南极勾陈大帝、北极紫微大帝和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以及其它各路神祗,千姿百态,表情各异,十分壮观,为道教彩塑中难得的珍品。庙内所有琉璃制品,色彩纯正明丽,造型准确生动,是中国庙宇琉璃艺术品中保存最完好的珍品,被称为“琉璃建筑艺术的宝库”。1962年,后土庙古建筑群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休汾河湿地森林公园介休汾河湿地森林公园位于介休市三贤大道汾河大桥以南、108国道以北区域,南北两岸各长2.4千米,南起胜利桥北汾河橡胶坝,北至森林公园西门,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其中水面450亩)。它以“自然、生态、野趣”为建设理念,其景观简而言之就是“一条水带、两条长廊、三个绿岛、四个景点”。其中,四个景点分别是东岸的“芳草渡”、“轮之舞”和西岸的“汇石园”、“野趣园”。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山西省林业厅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集体评审和公示,介休市汾河湿地森林公园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洪山源神庙洪山源神庙位于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狐歧山麓,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唐初尉迟恭在介休任县令时,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源神庙占地面积1623平方米,坐南朝北,为二进院落布局。庙内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为木牌楼、山门、戏台和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及偏院娘娘殿和厢房。2013年3月5日,该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休除了绵山,张壁古堡和秦柏岭风景区也是两个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 另外,后土庙、玄神楼、洪山源神也对外开放。这些景点都值得一看。
绵山、张壁古堡、洪山源神庙、玄神楼、后土庙、虹霁寺、秦柏岭、北坛公园。

文章TAG:介休  红色  红色旅游  旅游  介休红色旅游地方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