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避暑最佳去哪里旅游

新疆天山:天山避暑最为驰名的地方是天池,这里青山与碧水相映,白云与绿树 共影,是大西北难得的避暑胜地。

夏季避暑最佳去哪里旅游

2,避暑的好地方有哪些

适合避暑的好地方有: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吉林长白山、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云南西双版纳。这些地方不光四季风景如画,夏天的气候也是非常适宜。 1、江西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山上树林密布,山下江湖环绕,常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夏季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间,从挥汗如雨的山下来到凉爽宜人的山上,真的非常舒适,绝佳的避暑胜地。 2、浙江莫干山:干将、莫邪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景区面积大,山峦连绵起伏,空气清新,植被覆盖率有92%之高,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众多名人也曾在此驻足,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使之成为江浙沪热门的避暑地。 3、吉林长白山:长白山一年只有60天的绿色,没有白雪的覆盖;这个时候的长白山,不在是长白,而是漫山遍野的绿色,还有各色小花点缀,生态系统保存的非常完好,在国内乃至世界也很少;这60天正好处在7、8月份,长白山的气温在22℃,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4、湖南张家界:九寨沟看水,张家界看山;张家界有“中国山水画的原本”、“缩小的仙境,放大的盆景”的美誉;武陵源核心景区中三千座石峰拨地而起,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夏季的张家界空气湿润,周围凉爽,这样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再加上神奇的自然景观,来避暑绝对是不二选择。

避暑的好地方有哪些

3,避暑胜地有哪些

避暑胜地有北戴河、鸡公山、庐山、莫干山、五台山、九华山等地,不仅气候凉爽而且有山有水、风光秀丽,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最合适不过了。随着夏季高温来袭,许多的城市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桑拿浴场”,去一个气候凉爽的地方来一场惬意的旅行,成为许多家庭在炎炎夏日向往的一种生活。下面推荐的地方不仅气候凉爽而且有山有水、风光秀丽,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最合适不过了。1、北戴河   北戴河是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方,周边城市都把这里当成是夏天的避暑绝佳地, 洁净,沙质细腻,清凉的海风渗透进皮肤,绝对带给你一个凉爽的夏天,更让人垂涎的,是 的生猛海鲜,从必吃的北戴河皮皮虾,到螃蟹、牡蛎、面条鱼,海鲜品种让人眼花缭乱。   2、鸡公山鸡公山这个避暑胜地可能有不少外地朋友还不熟悉,但夏天来这里确实非常舒适,是一个登山运动、消暑度假的场所,鸡公山中处处都是奇峰怪石、瀑布溪流,你还有机会在这里看到 光、云海、雾凇、雨凇等自然景观。此外,山中的人文景观也值得一看。   3、庐山   庐山相比国内其他山川名岳更添了一份神秘感,而且也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一年四季到庐山旅游都能欣赏到优美的风景,尤以夏季最佳,夏季庐山凉爽如春,三叠泉下瀑布飞,好不惬意;7-9月变幻无穷的气象景观,如云海、瀑布云雾、佛光等。4、莫干山莫干山这几年的人气不用说,已经算家喻户晓了,有不少综艺节目来这里取景,想要寻一份清净的游客也选择来这里小住几日,莫干山山峦连绵起伏,风景秀丽多姿,以绿荫如海的 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 美誉。5、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一处集避暑、佛教色 观景的旅游胜地。每天来这里旅游的人比比皆是,大多数游客都是冲着五台山的美景来的, 五台山的云海跟日出是出了名的好看,不过其中不乏是信佛的信徒来参拜还愿的。6、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九华山因为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九华山 峰如台似柱,耸入云霄,又有芙蓉出水之姿,神工鬼斧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避暑胜地有哪些

4,夏天避暑好去处

夏天避暑好去处 苏州  中国拥有古城的城市有很多,北京第一西安第二而苏州则是第三。想领略苏州风土人情就看看苏州古城中众多的古迹就知道了。古今诗书上所写的“小桥流水、河街相邻、古迹名园”指的就是苏州。  苏州当地形成的文化有很多但最有底蕴的的特色文化是姑苏文化。像这里有清丽而又宛转好听的昆曲,也有画卷里蕴含的古朴和秀丽。姑苏文化指的是做事从不强求,一切随缘,一切随自然,追求一种安逸舒适的意境和美感。这些文化都可以在苏州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中看到。苏州的园林也是苏州特有的一道风景,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精致,网师园的高雅,环秀山庄的秀丽等等。苏州的梅花也很独树一帜,像苏州的梅乡在西汉时期已有记载,发展到唐朝的时候最为壮观。基本上每代的皇帝君王都回来此观赏游玩。等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整个苏州梅乡吴县一片雪白,有“香雪梅海”之称。夏天避暑好去处 天津  表面上看,天津在中国的直辖市中是最没有特点的一个,既缺少北京那种宏伟大气的庄重,又没有上海那种城开不夜的繁华,也不象重庆那样山重水复,诡谲多姿。  但如果静静地溶到天津,也许是另一种体会。你一路慢慢逛过去,一幢幢曾经漂亮的小洋楼慢慢出现,虽然经历沧桑岁月,依然掩饰不住当年的融化。看到海河上矗立的崭新的造型奇特的桥,一幢幢高耸如云的现代玻璃墙建筑,不得不慨叹如此现代的天津。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  夏天避暑好去处 丽江  丽江有奇峭惊天,绝尘拔俗,晶莹巍峨的玉龙雪山,有浓浓文化氤氲滋养着的神秘丽江古城,有雄浑苍茫的金沙江,万里长江第一湾和奇险惊天的虎跳峡,有滇省众山之祖的老君山,有高原明珠泸沽湖,有生长神奇螺旋藻的程海等美绝人寰的自然风光,让人叹为观止。而世代生息繁衍于这奇丽山水间的丽江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特神奇的民族文化。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艳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使丽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梦想。  丽江被外界誉为心灵之都、精神家园。有人说,上天还赋予了丽江一种神奇的力量,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是谁,到了丽江,都可获得一份心灵的洗涤和安宁,这种力量,正是丽江这个城市的特别魅力所在。丽江,可亲近、可对话,可相融。每年数以百万的游客到丽江感受梦幻、柔软与休闲,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尽享纳西人家舒缓安逸之美,古城酒吧自然怡情之美,发呆晒太阳闲逸生活之美,这种真实人性流露和休闲慵懒的生活方式,让人在古城得到心灵释放和精神抚慰。

5,避暑最好去哪里啊

避暑胜地推荐:1、贵阳:贵阳夏无酷暑,号称“中国避暑之都”,炎炎夏季可以去贵阳避暑。8月下旬,立秋过后,天气良好是为最佳出游时间。2、庐山: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3、长白山:到长白山旅游的最佳时节是7、8、9月份。 这一时节的长白山是避暑胜地。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由于山地地形垂直变化的影响,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调高度的增加形成由温带到寒带的4个景观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里可以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季。
凉城利川~湖北利川,靠重庆!
山区或海边
1、河南鸡公山: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位于河南信阳市南,为低山丘陵风景,是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避暑胜地。山岭苍翠秀丽,云海、飞瀑、流泉使鸡公山“六月如霜天”、“全身痱子一夜消”。 2、江西庐山: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江西九江市,东涉鄱阳湖,北临长江,风行水上,气候宜人,7月平均气温仅22.6摄氏度,自上而下有“匡庐瀑布誉满天下”的盛名。到此消暑,环境幽静,烦热顿消。 3、浙江莫干山: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浙江德清县境内,距杭州60公里,不但风景秀丽,凉爽宜人,而且翠竹遍山,甘泉涌流,素有“清凉世界”之称。 4、浙江普陀山:浙江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碧海蓝天,风景奇特,号称“海山第一”。这里除可以贪图清凉海风外,还有众多的佛国景点。 5、浙江天目山:地处浙江临安县北,山高林茂,怪石嵯峨,风光宜人,盛夏平均气温25摄氏度,到此避暑旅游,可体味“六月山深处,轻风凉袭衣”的意境。 6、浙江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县,“有天下奇秀”之称,山中奇石林立,瀑布飞溅,泉水清澈,令人心旷神怡。 7、安徽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它兼有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华山之险峻,山间气候宜人,尤以云谷寺、松谷庵等处为佳,翠竹如海,环境清幽。 8、山西五台山:位尊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还以“清凉世界”闻名于世,号称“华北屋脊”,夏季平均气温不足20摄氏度。 9、四川峨眉山:除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外,亦以清凉著称于世。 10、新疆天山:天山避暑最为驰名的地方是天池,这里青山与碧水相映,白云与绿树共影,是大西北难得的避暑胜地。 11、安徽九华山:与黄山同一脉,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游人置身山中,凉风袭来,身爽心宁。 12、青岛崂山:濒临黄海,海山毗连,雄奇秀美,气候宜人,环境清幽,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还有海滨浴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13、福建武夷山:有九曲、三十六峰、七十二景、一百零八洞之奇,盛夏,山外暑气逼人,山中却有“静听水声真活泼,饱看山色自清凉”的感觉。 14、宁夏钟玲山:位于银川市西北的贺兰山东麓,俗称小滚钟口,早在西夏时就是帝王避暑胜地,遗址尚存。 注:在广东还有一个很好的选择是去肇庆的岭南四大名山之首的鼎湖山,四季层峦叠翠,古木参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山林连绵起伏,阔叶林、沟谷雨林、针叶林等多种植物被自然分布,构成一幅独特的植物群落图。在这样的山林里游荡,就是大热天,也可感觉到鼎湖山释放出的体贴人心的丝丝凉意。还有其他三座山(南海的西樵山、韶关的丹霞山和惠州的罗浮山)也都是广东人避暑的好选择。

文章TAG:避暑  去哪  哪个  地方  避暑去哪个地方旅游  
下一篇